伊斯兰教的由来,你知道多少?
伊斯兰教和佛教,基督教并称为“世界三大宗教”。“伊斯兰”一词,是阿拉伯语“顺从”的意思,伊斯兰教在我国称为“回教”,旧时也称“回回教”、“清真教”、“天方教”等。
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,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默罕默德所创立的一个“神教”。当时,阿拉伯半岛社会正处于解体过程中,要求产生统一的国家。由于默罕默德曾随商队到过巴勒斯坦、叙利亚等地经商,对基督教、犹太教等有过接触和了解。所以,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,他综合过去宗教的一些教义而形成伊斯兰教,伊斯兰教的产生,在一定程度上,反映了当时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改变东西传统商路改道后,日益加剧的社会经济衰落状况和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。
伊斯兰教把原古莱西部落的主神“安拉”奉为唯一的宇宙之神,称唯一真主。说是天地万物皆属安拉,而默罕默德则是阿拉的使者和先知,是到人间来传达安拉的旨意以教育人类的,其基本教义为“五大信仰”。即:信安拉(信安拉为唯一的神)、信天使(亦称“信天仙”,即信天使是供安拉使唤的差役)、信经典(信《古兰经》及在它之前的诸经典为安拉“启示”的经文)、信使者(亦称“先知”,即信默罕默德是安拉的“封印使者”)、信末日(即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)。教徒的宗教职责为“五功”,即念、拜、课、斋、朝功。
伊斯兰教的经典是《古兰经》,按照教义,它是真主的意旨,由真主的使者传给世人,实际上它大都是默罕默德传教时在不同情况下的讲话,当时可能有些零散的记录,他死后17年由信徒们归纳整理成书,《古兰经》不仅是伊斯兰教的圣经,而且是伊斯兰教国家最根本的立法依据和伦理规范,思想学说等基础,
伊斯兰教的教徒通称为“穆斯林”,意思是信仰安拉、服从先知的人。伊斯兰教的宗教管理人员在我国通称为“阿訇”,意思就是教师。
随着阿拉伯统治阶层内部争夺权位斗争的发展,伊斯兰教内部分裂成一些教派,主要有逊尼派(称正统派),什叶派、哈瓦利吉派、瓦哈比派等派别。
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很广,据不完全统计,至1980年止,全世界穆斯林教徒共7亿多人,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,特别以西亚、北非、东南亚等地为最多,有些国家迄今仍以它为国教,该教于公元651年传入我国,主要在回、维吾尔、哈萨克、乌兹别克、塔吉克、塔塔尔、柯尔克孜、撒拉、东乡、保安等民族中传布,1953年成立了“中国伊斯兰教协会”。
2020/7/4 1:55:01 通过网页